为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良好生态,推动高校课程资源的高质量建设,大气与遥感学院举办了一系列产教融合课程资源建设活动。在活动月期间,学院充分发挥其在行业内的专业优势与教育资源,特邀中国气象局、气象行业龙头企业、气象出版社等领导专家来校课程建设研讨,共同探索产教融合课程资源建设的新范式。
一、聚焦课程资源建设,助力气象教材出版
学院围绕“新形态课程资源建设”“产教融合”以及“教师能力提升”三大主题,邀请常州气象局首席预报员姚丽娜、昆山市气象局副局长曹舒娅以及张家港市气象台台长吴珂参与《天气预报综合实习》《天气会商与讨论》课程建设研讨会。专家们从局校合作、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等产学研合作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另外,学院邀请气象出版社黄海燕编辑做新形态、数智以及传统教材编写的专题讲座,系统分享了出版流程、新形态和数智教材的特点优势以及编写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为教师教材编写出版提供宝贵的指导借鉴。
二、携手优质企业共建,促进产教融合提升
建立实习实践基地是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重要途径。学院邀请航天新气象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席建辉一行来学院进行“产教融合课程资源建设活动月”研讨交流,双方签署了实习实践基地协议并授牌,并为企业导师颁发了聘书;携手中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举办党建联建暨产教融合课程资源建设活动。通过高效整合校企优质资源,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实现教学与产业需求高度融合。
三、企业导师进课堂,校企联动促成长
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加强产教融合、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技能,学院开展了一系列企业导师进课堂教学活动。学院特邀航天新气象企业导师席建辉、金红伟、浙江宜通华盛科技有限公司企业导师王国荣、杨文等为大气科学专业本科生授课《专业导论》《雷达气象学》,详细讲授了双偏振相控阵天气雷达的工作原理、产品组成及应用,企业导师的实战经验分享,为学生们提供了宝贵的行业洞察视角,建立起与未来职业发展紧密相关的知识体系。这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还促使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实现教育与产业的双赢。
至此,大气与遥感学院产教融合课程资源建设月活动圆满收官。此次活动成效显著,在产教融合课程资源建设、实习实践基地建设、企业导师进课堂等方面收获颇丰,实现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产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气与遥感学院/文:洪茜茜、马瑞欣;图:那莹、张茜、张宸宾;审核:范雪)
课程建设研讨会
教材编写专题讲座现场
拟出版教材列表
实习实践基地授牌
为企业导师颁发聘书
企业导师进课堂